《玩索數獨有感》
玩索有得,成就觀慧。
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。
方便善巧,隨緣不變。
廣闊深遠,誠信可入。
佛法無邊,有緣能入。
華開三昧,見聞修成。
嚴麗燦爛,光彩透心。
經絡分明,針灸可度。
學習數獨,
如果不能深入洛書,玩索其味終不可得;
洛書道理做一歸納,內證於心謂之為得;
事顯於外乃名曰功,演繹推理成就事業。
達摩祖師初到中國,面對梁武帝問難,成就禪宗第一個公案,梁武帝問:我興建這麼多寺廟,讓這麼多人出家有沒有功德?達摩祖師回答說沒有,舉佛經證明《佛說罵意經》:「作百佛寺。不如活一人。活十方天下人。不如守意一日。人得好意。其福難量。」......成就禪定,勝於布施。
我的心得是我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學靜坐,開始買靜坐相關的資料來看,包括「周易本義」,還有一本「易鑰」,就是我們「廣義九宮八卦解數獨」裡面所講的參考資料之一,易經大部分該有的基本觀念都介紹了,包括八八六十四卦相互間的變化,是在介紹易經的3種變,3種來源,我們常看的都是「周易」,還有「連山易」、「歸藏易」這些變化,這樣你才知道為什麼周易有談「遊魂卦」、「歸魂卦」這兩種卦非常重要,去看不到解釋,這個在「連山易」裡面的說明有談到,一般人看不到。
我們看到的是
6*6
3的6種變化
3的平方方陣變化
但是佛教極樂世界所說48大願,為什麼不是49?為什麼不是47?
六子裡面每一子都還有八種變化合成6*8=48
整個佛國世界,西方極樂世界,九品蓮花,為什麼不說十品?不說八品?
西方極樂世界裡十億佛土,什麼是十億佛土,我們說娑婆世界是三千世界,三千大千世界,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?
佛教經典中還有一些間接記載如《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》中提到:「一念中有九十剎那,一剎那經九百生滅,又如《菩薩處胎經》:拍手彈指之頃,三十二億百千念。
有研究者自行結合此二經典,以「億百千」為實指的數量單位,按1秒內可平均4次彈指,則1秒內有 {\displaystyle 4\times 32\times 10^
{8+2+3}=1.28\times 10^{15}} {\displaystyle 4\times 32\times 10^{8+2+3}=1.28\times 10^{15}}個念頭, {\displaystyle 90\times
1.28\times 10^{15}=1.152\times 10^{17}} {\displaystyle 90\times 1.28\times 10^{15}=1.152\times 10^{17}}個剎那,因此一剎那大約
有 {\displaystyle 8.6806\times 10^{-18}} {\displaystyle 8.6806\times 10^{-18}}秒,即8.6806個阿秒。
1秒有900*90*1.28*
10的15次方=1.0368*10的
20次方個生滅
(大約和我們數獨經過計算機算出來的數量總數差不多,所以說大九宮是數獨的變化,根本就是一個宇宙的縮影,佛經華嚴經的縮影)
1個生滅大約有9.645*10-21次方秒,我們凡人怎麼能夠測得?凡人1秒鐘處理的一個念頭可能有的都處理不好了,何況那麼多個念頭?所以把虛幻的世界看成是一個實在的世界!
一念間有90剎那,一剎那有900生滅?
我把這個問題(一念有90剎那,下一句呢?)
問我們唯識法相宗的老師,我問下一句呢?
他跟我答:一剎那有九百生滅,然後說暫時不討論了!
我沒有再問,事實上今天靜坐中我參悟了,就是剎那是什麼意思?
90剎那
900生滅
又是什麼意思?
事實上我們以大九宮有上三橫列宮的
左邊為
上品上生
那
上品中生
上品下生
中品上生
中品中生
中品下生
下品上生
下品中生
下品下生
不就是從左上角到右下角九品?
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下生的時候是長在蓮花,胞胎裡面根本看不到佛,還要再那邊修,我們這邊一刼,是他們的一天而已,就像我們的右下角那個宮,前面8個宮都固定了,他才固定,可能就是1,也可能是0,沒有答案,不會有兩個,不會有變化。事實上大九宮的縮影就是小九宮,小九宮的精華就是洛書的排列,洛書推而廣之就是洛書大九宮,就是數獨的核心。
有空各位如果再去參考我們的遊戲說明的介紹第10頁到第12頁中大九宮的圖案,你可以發現九宮格上中下宮及組(三個數字稱為一組)的變化,都會影響到其他九宮格的相對位置的宮及組。先了解「同」,然後再看「異」,先了解簡單的變化,再去了解複雜的變化;了解B3,B0的變化再去追求B2,B1的變化,仔細玩索,把知道的道理內化成自己的知識,不然我吃只是我飽,無法代替您飽。
《六祖壇經》悟法傳衣第一品,談到了「迷時師度。悟了自度。度名雖一。用處不同。….只合自性自度」。
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》[法門對示第九],巧不巧他也是安排在第九品,談到了「三科法門,動用三十六對,出沒即離兩邊,說一切法,莫離自性」。「三科法門者。陰界入也。陰是五陰。色受想行識是也。入是十二入。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。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。界是十八界。六塵六門六識是也。」
眼耳鼻舌身意6根為內6入,色聲香味觸法6塵為外6入,合為12入。(我們九宮格中到處可以看到12的蹤跡)界是18界就是6塵、6根、6識。(我們九宮格內變化的第二層,36宮內裡面每宮含有三個變化,每橫列(直行)宮計有18個,總共有108個,橫列直行皆是如此,他的36對法是外境無情5對,法相語言12對,自行啟用19對)
有興趣的人自行參閱《六祖壇經付法品第九》,佛經談到36的變化太多了,事實上我們大九宮的秘密都是在36,包括上橫列三宮左直行三宮的交集是就36種的交叉變化,就是36對36,得1,296種)變化。
外層(易經講的叁天,3*2-1=5,1是共用的)如是內層(易經講的兩地,2*2=4變化之精華)亦如是。
有空我會再針對九宮格從洛書的變化一直談到洛書大九宮的變化,再做一個比較完整系統化的說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