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因緣十四法與大九宮的關係】
以前我們提過因有十種,謂:隨說因、觀待因、遷引因、生起因、攝受因、引發因、定別因、同事因、相違因、不相違因。緣有四種,謂:因緣、等無間緣、所緣緣、增上緣。
一時我在打坐中思維BB型的子數及宮數有多少,發現其子數只有(8*2-1)*4=60,亦即只有4宮60子,分布在大八宮的四角,而BB型有64個,如此總數=60*64=3,840,差AA型=3,844,只有四個,事實上CC型,DD型子數也都很少,而且確認沒E型,所以兩種E型併入B型(早在以前在處理AE型時,有發現其可變成AB型,但在DE型卻找不出來而作罷,如今理路已貫通,故恢復其型)。
如此整個型數就由25改為16,由AA~EE改為AA~DD,所需求的種數也由15種,降為10種,這就是10因,而前所說的56*56有四種型式:
aa,bb,bc(cb同),cc也配合修正為aa,cc,cd(dc同),dd。
如此四種緣和216*216形成的十種因,造就成我們大九宮的骨幹,為此我們修正了上次的部分內容,才會在網站發布,隨後附上變更的檔案。如此我們大九宮的方程式做個總結如下:
整個洛書大九宮之總排列數應為P11*P12*P13*P21*P22*P23*P31*P32*P33=9!*216*216*6*6*(832aa+1,296cc+864cd(dc同)+144dd)。
=84*3!*20*3!*3!*3!*3!*3!*3!*3!*3!*3!*3!*(832*(1AA+16AB(BA同)+18AC(CA同)+36AD(DA同)+64BB+144BC(CB同)+288BD(DB同)+81CC+324CD(DC同)+324DD)
+1,296(1GG+16GH(HG同)+18GJ(JG同)+36GK(KG同)+64HH+144HJ(JH同)+288HK(KH同)+81JJ+324JK(KJ同)+324JJ)
+864(1NN+16NP(PN同)+18NQ(QN同)+36NR(RN同)+64PP+144PQ(QP同)+288PR(RP同)+81QQ+324QR(RQ同)+324RR)
+144(1UU+16UV(VU同)+18UW(WU同)+36UX(XU同)+64VV+144VW(WV同)+288VX(XV同)+81WW+324WX(XW同)+324XX))。
說明如下:
實用上其中aa,cc,cd,dc,dd各有公因數216*216*6*6
另外36*36在aa則為
=1AA+16AB(BA同)+18AC(CA同)+36AD(DA同)+64BB+144BC(CB同)
+288BD(DB同)+81CC+324CD(DC同)+324DD等有10型式變數,目前僅求出AA型,其他AD~DD九種尚待求出才能確認。
其他三種cc,cd(dc同),dd的組合是甚麼,我們同樣以英文字26各扣除I,O尚有24個,分做四組,每組有六個,用四個保留二個。
aa中用四個A,B,C,D,E,F保留,同理cc,cd,dd定義如下:
cc中用四個G,H,J,K,L,M保留,
cd中用四個N,P,Q,R,S,T保留,
dd中用四個U,V,W,X,Y,Z保留。
在BB~DD及cc,cd,dc,dd的組合中我們可看到剩下的112,113,116,12,122,123,124,125,126,131,132,133,134,135,136,142,143,146,152,153,156,161,162,163,164,165,166等27*36的旋轉交換排列變化,48*56種變化。
目前已確認1*1~56*56其解之總數=832aa+1,296cc+864cd(dc同)+144dd=3,136(種型式)。
其中aa有8*56*2-8*8=896-64=832(個) ; cc有36*36=1,296(個) ; cd有36*12*2=864(個) ; dd有12*12=144(個)。
又aa由AA型~DD型等十種組成,同理cc,cd及dd等型態亦由類似AA~DD型等十種組成(分別由GG~KK,NN~RR,UU~XX組成),細節尚待求證後再做合併簡化。
佛經講十四因緣,我們亦以十四變數相對待,真是不可思議!
註:上次提供的【相對論和大九宮排列】已配合本文去做修正;附檔亦同。